Home > Archives > SNS未来盈利模式的几个猜想

SNS未来盈利模式的几个猜想

Publish:

文章来源:经济参考报

未来SNS网站应该怎么样发展?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盈利模式才能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?关于这个问题,业内众说纷纭,观点各异。

SNS+网页游戏
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《2010年中国网页游戏调查报告》显示,截至今年4月份,国内网页游戏的用户总数量已经达到了 1.05亿,其中,中国社交网页游戏用户达9209万,占整体网页游戏用户的77.1%。通过CNNIC的调查结果显示,如果社交网站没有社交类网页游戏 的功能和内容,27.4%的用户明确表示不会使用社交网站服务,45%的用户表示可能会不使用社交网站服务。由此可见网页游戏在SNS网站中的重要作用。

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主任刘东明认为,游戏已经成为SNS的一条重要生命线。

有业内人士分析,SNS与社交类网页游戏的结合为用户提供了娱乐和社交价值,更有助于增强社交网站对用户的黏性,“SNS+网页游戏” 今后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。易观国际分析说,随着SNS网站向平台应用成功过渡,网页游戏将成为重要的变现渠道,也将成为SNS行业2010年的营收重点。 但实现这一模式的关键在于做好两者的融合以及游戏的不断创新。

SNS+电子商务

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陈信祥认为,SNS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成为今后的一个方向。

他认为,在现代社会,网上交易已成为一种趋势。而SNS开展电子商务的有着天然优势,其本身作为社交平台、拥有庞大的社交网络和人气, 将更有利于开展电子商务。尤其是细分的SNS社区,将更有针对性。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能充分挖掘社交网络的商业价值。

腾讯拍拍网总经理刘春宁也表示,社区需要电子商务形成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。如何利用分成模式为网站带来新的增长点,将成为SNS社区新盈利模式的研究方向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国内很多SNS网站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,今年5月份,开心网向第三方开放平台,引入了特价机票查询、电影票购买、团 购等第三方实用组件,与第三方进行盈利分成。6月底,千橡集团也借助旗下校内网的关系平台,推出了团购平台糯米网。有分析师认为“电子商务+SNS”将有 可能成为SNS网站的下一个掘金点。

但陈信祥表示,SNS与电子商务结合要获得成功的话,SNS企业应注意结合自身特点,分析客户的取向,成为主导者。

SNS+手机终端

北京软银赛富投资有限公司的分析师李佳认为,今后社区与手机终端相结合应该成为一个趋势,这将带来SNS网站新的盈利点。

她认为,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3G资费的下降,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成为热点。可以将SNS在PC上的内容搬到手机中来,这让 SNS变得更加的随心所欲,对用户来说,也更快捷更方便。

北极光创投总经理姜皓天也从投资者的角度表示,手机SNS将成为适合创业的新天地,做出适合用户的产品,然后把用户与互联网融合,这样 的SNS将会有大利润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国外的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都意识到了这个趋势,并开发出相应的手机客户终端,数据显示,这 两家网站中1/3左右的用户均为移动用户。国内的SNS网站也在行动,开心网副总裁郭巍表示,用手机上开心网是他们必定要做的项目。腾讯无线执行副总裁刘 成敏在今年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也表示,腾讯正在实现SNS社区向移动互联网上的转移,未来会进一步加强用户通过手机访问腾讯SNS社区的体验度,以此 来增强腾讯与用户之间的黏合性。

泛关系链营销

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,2009年国内社交网络市场收入为3.87亿元,同比增长47.7%。目前,SNS网站的核心盈利模式主要聚焦在 页面广告、植入广告、品牌主页/空间、虚拟物品、公关活动等方面,而未来网页游戏、电信增值、电子商务等将成为新增长点。

就此,腾讯提出了泛关系链营销的概念,腾讯网媒产品部助理总经理刘曜认为,国内SNS行业到了告别纯粹的“游戏制胜”,回归社交本质的 时候了。这也意味着未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营销将是未来SNS发展的方向,也是SNS盈利的核心出路。

腾讯提出要凭借“QQIM+Qzone+QQShow”三大平台,实现腾讯跨平台间的协作和无缝联动,借助SNS品牌空间、QQ空间农 场、牧场等应用、魔法卡片等核心产品,全面满足广告主对数字媒体接触点、覆盖、交互、可控性的高质量营销需求。

这一举措被业内人普遍看好,原因在于其海量的用户。据腾讯2010年一季度财报显示,截至今年3月,腾讯QQ即时通讯活跃用户帐户数达 5.686亿,而QQ空间的活跃用户帐户数则达4.28亿。业内认为,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腾讯成为业内永远不容小视的有力竞争对手,其在未来的SNS发展 方面也被看好。

声明: 本文采用 BY-NC-SA 授权。转载请注明转自: Alfred
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